工程投标保函是在工程招标过程中,承包商向业主提供的一种担保函,以确保竞标人能够按照合同要求完成工程,并对因竞标方违约造成的损失负责。
工程投标保函诈骗是指不法分子冒充承包商,在进行工程投标过程中,通过伪造或盗用企业信用资料、银行存款证明等材料,向业主提交虚假的工程投标保函,以获取巨额预付款并逃离。
工程投标保函诈骗往往利用受害者贪图便利、急于施工等心理,导致其在确认资质和真伪时疏忽大意。一些受害者会放松对竞标方的核实,过分相信对方所提供的资料,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1.认真核实竞标方资质和信用记录。
2.联系保函开具银行确认其真实性。
3.核实投标保函是否与招标文件中的要求相符。
4.对付款账户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支付给合法机构。
相关部门在工程招标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竞标方资质审核的监管力度,确保项目招标环节的安全稳定。同时,对于发生工程投标保函诈骗的案件,应追究相关部门的失职责任,并加大对不法分子的打击和处罚力度。
政府应加强对工程招标保函诈骗的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工程招标保函的管理要求和责任承担,提高法律对工程投标保函诈骗的惩治力度和防范手段。
加强对工程投标保函诈骗案件的舆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普及相关知识,增强公众抵制和预防工程投标保函诈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