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保函时指在招募供应商参与投标或者中标后履行合同的过程中,由承诺人向受益人提供的一种保证方式。通过招投标保函,供应商可以证明其信誉和财务实力,从而增加与采购方合作的机会。
招投标保函的使用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文件对招投标保函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这些法律规定,招投标保函在合同履行中具有强制力。
根据招投标保函的规定,保函必须包含以下要素:
一旦供应商中标,招投标保函将进入执行阶段。受益人可以要求承诺人履行保函约定的义务,如支付保证金或承诺完成工程等。如果承诺人不能按约定履行,受益人有权利依法追偿。
在政府采购过程中,招投标保函是很常见的一种保证方式。政府采购法规定,招募参与投标的供应商必须提供有效的招投标保函。政府通过招投标保函可以确保供应商具备充足的信誉和实力,从而避免因成交后无法履约造成的损失。
招投标保函作为一种保证方式,在商业合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供应商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招投标保函的规定,并严格履行相应义务;采购方也要在招募供应商时仔细审查其提供的招投标保函,确保保函符合要求并有效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