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行业知识
财产保全措施的法条
发布时间:2023-12-26 12:08
  |  
阅读量:

财产保全措施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为了确保债权人的权益不受损害而采取的一系列法律措施。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一些财产保全措施的具体法条。

首先,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1条的规定,当申请执行人对被执行人的财产提出异议时,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其中包括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财产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旨在防止被执行人转移、隐匿或销毁财产,确保申请执行人能够及时获得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次,在财产保全措施中,冻结财产是常见的一种方式。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0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涉案财产进行冻结。冻结财产主要是为了将被执行人的财产暂时冻结起来,以待最终判决或裁定结果的执行。冻结可以针对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股票、基金等财产,有效地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利益。

此外,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的规定,当申请财产保全的一方提供了相应的担保时,人民法院可以允许财产保全措施不予执行。这意味着当申请人能够提供担保,并证明被执行人不存在转移、隐匿或销毁财产的风险时,人民法院可以暂缓执行财产保全措施,确保公平公正地处理案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事诉讼中,虚假的财产保全申请是被严肃打击的。依据刑法第307条的规定,对于故意提供虚假财产保全申请,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其刑事责任。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维护司法公正,人民法院会审慎考虑并采取必要措施,提防虚假申请的发生。

综上所述,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财产保全措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些法条确保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保证了民事诉讼的公正性和效率性。财产保全措施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当事人提供了有效的维权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