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行业动态
财产保全可以保全货物吗
发布时间:2025-04-24 09:33
  |  
阅读量:

财产保全可以保全货物吗?揭开财产保全的奥秘

在商贸往来中,常常会出现一方要求另一方交付货物,而另一方却迟迟不交付的情况。此时,货物本身的交付就成了争议的焦点。那么,在法律上,货物是否可以作为财产保全的对象呢? 今天,我们将从财产保全的相关规定出发,探讨这一问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财产保全简介

财产保全是债权人为了保障将来的强制执行,避免债务人故意转移或毁损财产而采取的一种临时性强制措施。它可以在诉讼或者仲裁前申请,也可以在诉讼或者仲裁过程中申请。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由此可见,财产保全的关键在于“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

二、货物能否作为财产保全的对象?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及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对下列财产采取保全措施:

金钱; 有价证券; 动产; 不动产; 其他财产权。

其中,“动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各种形态的货物。因此,货物可以作为财产保全的对象。

三、如何对货物进行财产保全?

对货物进行财产保全,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 扣押

扣押是指人民法院在作出判决前或者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前,依照当事人的申请,对被申请人的货物进行实际占有,以防止其转移或者毁损的行为。人民法院对被申请人的货物采取扣押措施,应当通知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并作出裁定。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冻结、扣押、查封财产,应当使用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对被申请人的货物采取扣押措施,应当制作“财产保全裁定书”,并送达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2. 冻结

冻结是指人民法院在作出判决前或者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前,依照当事人的申请,禁止被申请人对货物进行转移或者毁损的行为。人民法院对被申请人的货物采取冻结措施,应当通知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并作出裁定。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冻结、扣押、查封财产,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人的财产保管人、代管人、会计师事务所等担保人应当妥善保管、禁止转移、隐匿、毁损。

四、以货物为对象的财产保全案例分析

案例一: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由乙公司向甲公司提供一批钢材。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按约支付了全部货款,但乙公司迟迟不交付钢材。甲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乙公司交付钢材,并申请法院对该批钢材进行财产保全。

法院经审查,认为该批钢材属于动产,可以作为财产保全的对象,遂裁定对该批钢材予以扣押。法院向货场送达了“财产保全裁定书”,由货场负责对该批钢材进行实际占有,并禁止乙公司转移或者提走该批钢材。

案例二:

丙公司与丁公司签订一份货物运输合同,约定由丙公司将一批电子产品运至丁公司指定的地点。合同签订后,丙公司按约履行了运输义务,但丁公司却迟迟不支付运费。丙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丁公司支付运费,并申请法院对该批电子产品进行财产保全。

法院经审查,认为该批电子产品属于动产,可以作为财产保全的对象。但是,由于该批电子产品已经由丁公司销售给消费者,法院无法实际占有,因此裁定对该批电子产品予以冻结。法院向丁公司送达了“财产保全裁定书”,由丁公司负责妥善保管该批电子产品,并禁止转移或者毁损。

五、小结

货物可以作为财产保全的对象,保全的方式可以采取扣押或者冻结。人民法院对货物采取保全措施,应当使用法律文书,并通知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担保。被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的财产保管人、代管人等应当遵守人民法院的裁定,妥善保管被保全的货物,禁止转移、隐匿、毁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