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约保函是一种常见的贸易保障工具,用于确保合同当事方能够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在签订履约保函时,需要注意以下15条事项:
保函双方应明确自己的身份,并确保其法律地位、名称和资质符合相关要求。
保函应明确约定保函责任的范围,包括保证金额、有效期限、履约条件等。
保函的有效性与履约条件息息相关,应明确约定履约所需条件,并进行相应的审查。
保函的格式应符合国际惯例或合同及规定的要求,确保其在法律上具有可执行性。
保证金和手续费是签发保函所需支付的成本,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并明确约定。
保函的签发方需评估履约风险,包括债务人信用状况、项目可行性、合同条款等。
保函所需的文件和证明资料应明确列出,并确保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保函应明确约定违约责任,包括赔偿金额、违约后续处理等。
保函双方应明确约定索赔程序,包括通知期限、申请方式、证明材料等。
保函应明确约定争议解决方式,包括选择仲裁还是诉讼,法律适用等事项。
如涉及外币保函,应考虑外汇风险和相关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规避和防范。
签发保函前,应对保函内容进行审查,确保其合法、有效、符合约定。
发现保函约定的履约条件无法满足时,应及时通知对方并采取相应措施。
保函的有效期限是保障双方权益的重要因素,应仔细核对,并做好提醒和延期手续。
签发和履行过程中,应保留与保函有关的所有文件、证明和沟通记录,以备后续可能发生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