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中标后,承包商通常需要提供银行保函来履行合同义务。然而,银行保函的使用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银行保函一经开立,通常无法被撤销。这意味着,一旦承包商无法按照合同要求完成工程,银行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失。
若工程进展迟缓或出现问题,承包商可能会面临索赔要求。银行保函在这种情况下可能被视为承担责任的证据,从而增加了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
如果承包商违约或无力履约,银行可能需要向受益人支付一定金额的赔偿。这种情况下,银行将承担资金损失的风险。
有些承包商可能会利用银行保函来进行非法活动,例如使用伪造的保函或通过欺诈方式获取贷款,这会给银行带来违规操作的风险。
一些银行保函可能无法被抵押,这意味着在需要时很难将其转让给其他人。这就限制了银行转移风险的能力。
银行需要对承包商进行信用评估,以确保其有能力履行合同义务。然而,信用评估本身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增加了银行在发放保函时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