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关系中,往往存在一方处于经济弱势地位的情况,尤其以全职宝妈居多。当婚姻走到尽头,离婚时,如何保障自身权益,申请财产保全就成了很多宝妈关心的问题。那么,宝妈离婚怎么申请财产保全呢?申请财产保全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财产保全是人民法院在公民的财产纠纷中,为了确保将来的判决或调解能够得到执行,对被申请人的财产暂时冻结的法律措施。申请财产保全,可以保障胜诉后的权益能够得到实现,避免判决或调解书成为一纸空文。
离婚时,宝妈申请财产保全,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在离婚诉讼前申请财产保全
如果宝妈担心离婚诉讼过程中,对方会隐匿、转移财产,可以在提起离婚诉讼前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此时,需要提交离婚起诉状、财产关系证明、情况说明等材料,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会审查宝妈提交的材料,并作出是否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决定。如果决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则会向宝妈和对方当事人送达《财产保全通知书》。
情况二:在离婚诉讼过程中申请财产保全
如果在离婚诉讼过程中,宝妈发现对方有隐匿、转移财产的行为,也可以申请财产保全。此时,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副本、财产关系证明、情况说明等材料。
人民法院同样会审查宝妈提交的材料,并作出决定。如果决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则会向双方当事人送达《财产保全通知书》。
情况三:在离婚诉讼判决或调解前申请财产保全
如果离婚诉讼尚未结束,但判决或调解即将作出,宝妈也可以申请财产保全。此时,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副本、财产关系证明、判决或调解即将作出的证据等材料。
人民法院审查材料后,如果决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则会向双方当事人送达《财产保全通知书》。
申请财产保全,一般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以下材料:
申请书,写明申请保全的理由和事实,并附上相关证据; 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户口本等; 离婚起诉状,如果在离婚诉讼前或过程中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提交离婚起诉状正本或副本; 财产关系证明,包括房产证、车辆登记证书、银行存款证明等; 情况说明,写明申请财产保全的原因和目的。申请财产保全时,宝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明确保全对象
申请财产保全时,需要明确保全的对象是什么,是对方名下的房产、车辆还是银行存款等。同时,需要提供相应的财产关系证明,如房产证、车辆登记证书等。
提供充分证据
人民法院在审查财产保全申请时,会考虑申请人提供的证据是否充分、有效。因此,宝妈在申请财产保全时,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对方的财产情况、隐匿或转移财产的行为等。
遵循法定程序
申请财产保全需要遵循法定的程序,包括提交申请书、身份证明、离婚起诉状等材料,并按照规定缴纳保全费用。同时,人民法院在作出是否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决定时,会依法进行审查,宝妈需要耐心等待审查结果。
及时申请
财产保全申请需要在离婚诉讼前、过程中或判决前及时提出,避免错过最佳时机。如果在离婚诉讼结束后再申请财产保全,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理。
了解相关风险
申请财产保全有一定的风险,如对方提出异议或申请复议,人民法院可能会解除财产保全措施。同时,如果人民法院最终判决宝妈败诉,可能会要求宝妈赔偿对方因财产保全而遭受的损失。因此,宝妈在申请财产保全前,需要充分考虑可能的风险和后果。
小张是全职宝妈,小王是公司职员。两人结婚多年,育有一子。小张发现小王有出轨行为,便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申请了财产保全,冻结了小王名下的房产和银行存款。最终,人民法院判决两人离婚,小王赔偿小张精神损害抚慰金,并分割了共同财产。
如果小张没有在离婚诉讼前申请财产保全,小王可能会隐匿、转移财产,导致判决无法执行。申请财产保全后,小王的房产和银行存款被冻结,确保了小张的权益得到保障,离婚判决能够顺利执行。
宝妈离婚申请财产保全,是保障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离婚诉讼前、过程中或判决前,宝妈都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冻结对方名下的财产,避免对方隐匿、转移财产,确保将来的判决或调解能够得到执行。申请财产保全时,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遵循法定的程序,并了解相关的风险。同时,明确保全对象,及时提出申请,是成功申请财产保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