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行业动态
二审可以追加财产保全吗
发布时间:2025-04-24 08:21
  |  
阅读量:

二审可以追加财产保全吗?

在司法实践中,财产保全作为一项诉讼措施,对于保障胜诉权、维护当事人权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一审中未能申请或未申请成功的,二审时能否追加财产保全?这涉及到诉讼程序和诉讼权利的问题,需要从法律和实务角度进行分析。

财产保全的性质和功能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或依职权提出后,对当事人之间基于一定法律关系的具体财产采取暂时扣押或冻结措施,以防止财产转移、隐匿或毁损,从而保障申请人将来能够顺利实现其权利的诉讼行为。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由此可见,财产保全的关键在于“可能使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

财产保全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确保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的执行,防止判决形同虚设,维护司法权威;二是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其受到不必要的损失,保障其胜诉权益能够得到实现。

二审能否追加财产保全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财产保全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因此,人民法院在裁定财产保全时,应当对申请人是否提供了担保以及被申请人是否会因财产保全而遭受损失进行审查。

从法律程序上看,二审阶段的审判重点是针对一审判决结果进行复核,对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进行审查,以判断一审判决是否正确。二审法院一般不直接调查取证,而是基于一审法院的调查结果进行审理。因此,二审法院对于案件事实的认定和处理一般不会涉及新的事实和情节。

从诉讼权利角度分析,申请财产保全是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当事人有权在一审阶段提出。如果在一审中未提出申请或申请未获批准,则表明当事人放弃了在二审前申请财产保全的权利。如果允许当事人在二审阶段追加财产保全,则可能导致诉讼拖延,影响审判效率。同时,这也与财产保全的性质和功能不符。

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应当严格遵守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不得超出保全申请书请求的范围。”因此,人民法院在二审阶段追加财产保全,不仅不符合诉讼程序的要求,也超出了保全申请书请求的范围。

综上所述,从法律程序、诉讼权利和财产保全的性质功能来看,二审法院一般不追加财产保全。但这并不意味着二审法院完全不能追加财产保全。如果在二审阶段出现新的情况,确有可能导致判决无法执行或难以执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追加财产保全。

追加财产保全的条件和程序

虽然二审法院一般不追加财产保全,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申请或依职权追加财产保全:

二审法院对一审判决进行变更或撤销并发回重审。在二审法院审理过程中,如果发现一审判决有错误,需要变更或撤销并发回重审的,可以根据案情对当事人申请的财产保全措施进行审查并追加。

二审阶段出现新的事实或情节。如果在二审阶段出现新的事实或情节,可能导致判决无法执行或难以执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申请或依职权追加财产保全。例如,被申请人转移财产、隐匿财产或有毁损财产的行为等。

申请人在一审中确实存在申请财产保全的客观障碍。如果申请人能够证明在一审中确实存在申请财产保全的客观障碍,而这些障碍在二审阶段被排除或消除,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在二审阶段提出的申请追加财产保全。

在追加财产保全时,人民法院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审查申请人是否提供了担保,并充分考虑被申请人的利益是否会受到不必要的损害。同时,人民法院还应审查申请人提出的追加财产保全的理由是否充分,是否符合追加财产保全的条件。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公司与某银行发生借贷纠纷,某公司在一审中未申请财产保全,二审时提出追加财产保全申请。法院经审查认为,该案在一审中未出现可能导致判决无法执行或难以执行的情况,二审时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主要焦点是对一审判决结果的复核,未涉及新的事实和情节,故裁定不予追加财产保全。

案例二:

甲公司与乙公司发生买卖合同纠纷,甲公司在一审中申请财产保全,被法院裁定驳回。二审时,甲公司提出追加财产保全申请,理由是发现乙公司有转移财产的行为。法院经审查认为,该案在二审阶段出现了新的事实,即乙公司转移财产,可能会导致判决难以执行,故裁定追加财产保全。

结论

二审法院是否可以追加财产保全,需要从法律程序、诉讼权利和财产保全的性质功能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情况下,二审法院不追加财产保全。但如果出现二审法院变更或撤销一审判决、二审阶段出现新的事实或情节、一审中申请人确有申请财产保全的客观障碍等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申请或依职权追加财产保全。在追加财产保全时,人民法院应当严格审查,充分考虑双方当事人的利益,确保财产保全措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